发布时间:2025-10-15 17:10:33    次浏览
《弋阳教育》微信号:YYJYWPT●关注教育启迪未来来源:逸夫教育集团舒桂珍转载须注明以上信息当我们的课堂还在为实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努力时,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韩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欧盟一些国家早已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深度学习了。 10月22日上午,教育之乡江苏省南通市师范附属学校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为深度学习而来”的主题报告会。教育大腕们的精彩演说,听之如醍醐灌顶,让我们的大脑彻底被清洁,注入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鲜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自己的收获: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1)学会求知;(2)学会做事;(3)学会与人相处;(4)学会自我实现;(5)学会改变。目前我国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以坚实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主要是三方面的素养:(1)学习与创新技能;(2)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3)生活与职业技能。二、什么是深度学习? 她来自宝岛台湾,在人群中她看起来非常娇小,但是她在课堂上往往散发出伟大的能量。 她就是台湾著名教育专家李玉贵。她的课堂听、说、读、写,扎实落地,通过语文来教孩子如何来看见人,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注重孩子学习过程的细节,鼓励孩子积极思维,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经历与体验,这就是深度学习。被誉为“独立教师”的项恩炜老师认为:深度学习就是给学生自由,包括身体的自由、心理的自由、大脑的自由,孩子不自由,学习一定不自由,这是课改的前提。 深度学习来源于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概念,有情感、有思维的学习才是与计算机不同的人的深度学习。李运生局长认为:徐州“学进去,讲出来”就是深度学习。杜金山校长说:“深度学习应该是“在人为条件的下,学生自己取经验。我提供一个平台给你,你取经验拿,不是单单的我传给你。” 总而言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当学生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深度学习就发生了。 中国现代教育专家、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在演说中阐述: 核心素养究竟要我们干什么?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让我们改变自己,要学会改变。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教学,课程改变了,教学改变了,学生才会改变。 教育大腕们的深度思想,给了我与我们所有教育人方向:1、明确课堂的取向。知识本位课堂已不能满足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教师要更新知识观念,注重课堂教学教孩子学会学习,引领孩子在问题中思考,远离假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习独立人。2、教师要努力“断气”------即与旧理念、旧方法决裂。改变自己,与时代同行,做创新型的老师,才能真正做到改变学生。3、改变听课与看课的方式。杜金山校长的“望、闻、问、切”四个方法几分钟看课,就可看出课堂是否进行了深度学习。南通教育局金局长认为,我们的公开课要打破40分钟定成败的观念,先有关系后有教学,允许时间让老师与孩子先建立和谐的关系。只要孩子真正的学习发生了,就是一堂好课,可以允许多上10分钟。台湾著名教育专家李玉贵执教《明锣移山》,前20分钟时间里教孩子上课规则与方法,与孩子建立亲切的关系,上了70分钟,同样是一堂好课。 4、学校要结合自己的校本实际,进行课程建设来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如:如皋师范附属学校的“经典诵读”课程、“节日主题”课程、“全校大走班社团”课程、“大成仪礼”课程、“梨园春晓”课程等,我校的生活技能课程、家校合作课程、书香阅读课程……均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奠定未来成长的课程。开发特色课程、微课程,科学、音乐、美术(书法、素描、水彩……)、体育(足球、跳绳……)等不同领域的课程,坚持做下去,不断创新,深度发展,才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最后与大家分享,本次南通课博会研讨的“好课七大共识”,让我们一起朝着这个目标,为课改而努力改变吧!第一,好的课堂一定是可以看见真实的课堂,学生真实合作、真实表达、真实发问,师生真实共处、真实对话、真实连接,让课堂的一切真实起来。学习一旦真实发生,课堂便走向了深度学习。第二,好的课堂是不断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而深度学习是走向有思维挑战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要迎合学生、满足学生,更要引领学生、发展学生。第三,好的课堂首先是关系的确立,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先确立关系,再实施教学,这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师生之间关系好了,结果自然就好了。第四,好的课堂是练习规则和习惯的地方。练习学生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听、如何问、如何合作、如何分享,如何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第五,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最大的敌人是包办。好的课堂就是让渡时间和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起来,让学习既成为学生的权利,也成为学生的责任。 第六,好的课堂是学会不断改变的课堂,是需要不断纠偏的课堂。它一定不是教与学,究竟谁先谁后,谁多谁少,师与生到底谁是课堂主人的二元对立关系;好的课堂可以在所谓的对立中找到统一,进而走向教与学和解的课堂。 第七,好的课堂是可以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地方,是可以生产学生独立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地方。好课堂里出故事,好课堂里出素养,好课堂里出精神,好课堂里出公民。弋阳教育微平台活动感文、校园简讯、好书、好文征集中...投稿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